全国咨询热线:0516-85528157
在垃圾处理中,水泥窑垃圾处理可为水泥厂提供原料及燃料,据测算,利用6亿T水泥产能的装置,即可处置全国一半的垃圾。那么,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效果的因素有哪些呢?一起来看看吧!
影响水泥窑协同处置效果的因素主要有;
1.政策激励不到位,在德国、日本等发达国家,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获得了政府的大力支持。我国在政策选择上,则更倾向于支持垃圾焚烧发电。客观上,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项目生产成本高于单纯水泥生产,水泥企业处置生活垃圾每T会增加成本150-200元,而我国开展水泥窑协同处置的企业只能获得每T50-70元的生活垃圾处置费用,多余成本需要企业自己消化,多数企业“赔本赚吆喝”。
2.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,一是缺乏针对性的排放标准。二是缺乏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形成的水泥产品标准。三是缺乏统一技术标准规范。如果按生活垃圾焚烧的高标准执行,则需采用更高水平的污染防治举措,增加了技改投入。
3.技术工艺有待完善,一是去氯离子技术有待优化。二是生活垃圾替代原料和燃料技术有待优化,现有技术生活垃圾添加比例较低。三是祛味技术不够成熟。由此造成烧成系统热耗上升,甚至影响产量。
协同处置生活垃圾的企业首先要向当地市容环卫部门申请垃圾供应,这取决于行政部门的意愿,节约成本,保护环境。
上一条
冶金废渣包括哪些
下一条:禁止洋垃圾入境,为国内可回收物再利用提供渠道和空间! |
返回列表 |